公司新闻

湖北竹山:致力产镇城一体化打造国际珠宝交易

作者: bet356在线官方网站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1-08 11:01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泽坤)夜幕降临,竹山县马家渡镇“松石镇”灯火通明。直播间里,接单通知一一响起。回国的年轻人何小海和他的团队面对手机屏幕,热情地推销绿松石制成的精美珠宝。 “我们有20多人的直播团队,每天开两场直播,单场卖出100多单,通过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模式,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他告诉小海。 “松石镇”在竹山县马家渡镇。通讯员供图 在松石镇,像他这样的小海商人就有1100多家,他们把竹山绿松石销往世界各地。这一切都得益于竹山县近年来围绕产城融合、努力发展的战略布局。打造国际珠宝贸易中心。 产业老龄化:从分散经营到集团化发展 竹山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绿松石之乡”,占世界绿松石储量的近一半。但过去,当地产业多以传统采矿、分散加工为主,贸易商各自为政,难以发挥协同效应。 “以前镇上散户太多了,每个人都在抢客户,最后没有人赚到钱。”马家渡镇个体户老板黄佳佳表达了很多人的感受。 为改变这一现状,竹山县按照“百亿产业级”的战略定位,推进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建设。作为产业融合的主枢纽,今年5月,1.1万平方米的珠山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落成位于松石镇。整合设计、加工、销售等全链条资源,打造集展览、交易、公募为一体的现代珠宝交易平台。 绿松石交易平台。通讯员供图 交易中心充分依托当地绿松石产业链资源优势,吸引了镇及周边地区600余家个体绿松石贸易商。这里的羊毛交易区、精品展示及销售漏斗、直播电商区功能独特。传统线下交易与现代电商模式良好衔接,推动绿松石从“深山原石”向“高附加值商品”快速转型。 创新驱动:电商直播赋能产业升级 “以前我都是在摊位等顾客,现在我可以通过手机向全国各地销售。上个月网上订单有30多个,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李商家在展柜前滑动手机屏幕,显示订单,眼角的笑纹充满了成就感。 个体经营者推荐绿松石。通讯员供图 竹山县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引进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吸引商家1000多家。目前日均交易量超过4000单,交易额近300万元。成功打造了“网商、电商、微商、实体”一体化的营销体系。 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竹山县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网络覆盖升级,深化物流体系。全镇各村全面深化电子商务服务,极大便利了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创业与运营。 同时,竹山县正在实施精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绿松石学术产业,不定期组织电商直播培训,邀请行业领军人物授课。目前,已举办大型电商及绿松石行业人才培训活动19期,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培训电商主播110余人。 质量保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竹山县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成立的权威绿松石鉴定机构尤为引人注目。这里实行“一品一证”保真制度,让每一克绿松石都熠熠生辉。 “我们实行了从矿山到市场的全链条管理和产品跟踪。”竹山县矿产资源管理所负责人保护发展中心表示,该县建立了智能矿山管理平台,确保原料供应安全可控;搭建了包含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产品跟踪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为整理贸易市场秩序,竹山县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绿松石贸易行业标准》,建立全流程贸易标准,使贸易绿松石价格明码标价,让消费者看得清楚、买得放心。 产城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镇城联动发展,竹山县已形成“一城(国际绿松石城)、一园(国际绿松石产业园)、一镇(卓尔·中国绿松石特色小镇)、人居格局”的绿松石产业格局。其中,桃花源街位于国际绿松石城内,开业以来生意红火,国际友人常来采购。 在马家渡镇,“中国绿松石之乡”应运而生。马家渡镇党委书记汪洋说:“按照‘一街、两园、六中心’的区域规划,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绿松石特色小镇,绿松石加工日销量近百万件。 竹山县围绕“产镇融合”,打造了集原料开采、原石销售、创意加工、精品展销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它以电子商务和数字技术为辅助,链接政产学研,集玉石、文化、旅游、乐购于一体。建立了分工明确、合作共赢的产业链配套设施齐全。 惊人成果:小石头支撑大产业 目前,竹山县拥有绿松石相关企业5600多家,其中调控、限制类企业29家,带动就业7万多人。行业年综合产值超过80亿元,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0%。 绿松石成为十堰市继“仙山、碧水、汽车城”之后的第四张名片。十堰市制定了绿松石产业瓦解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30年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 从解决“销售难”到拓宽“营销渠道”,竹山县把绿松石这块“小石头”,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致富、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民生就业的“硬支撑”,Wn 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