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随着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小苹果已成为富民
作者: BET356官网在线登录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0-23 11:37
位于陕西北部的延安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全国每九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延安。金秋时节,延安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苹果收获季节。近期陕西多地持续降雨,是否会对当地苹果收成造成影响?使者来访并跟随。
红果绽放,延安苹果迎来丰收季节
在延安市富县阳泉镇李石村,千亩苹果园香气诱人,枝头已挂满了丰硕明亮的果实。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苹果已经到了最佳采摘季节。虽然最近这里很骚乱,但已经可以看到花园里已经忙碌起来,果农们正在努力采摘水果,抓住最佳上市时间。
果园正忙着采摘,防雨棚已经搭好了果园旁,采摘下来的苹果现场分类装箱。果农程广军种植了30多公顷矮化果树。今年已是挂果的第二年,每亩产量达3000多公斤。个头大,颜色红,卖得好,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由于当地持续阴雨,程广军今天最忙碌的任务就是增加人手,加快甄选速度。
记者了解到,近期持续降雨将导致部分苹果上市略有延迟,但总体产量不会受到影响。今年富县苹果种植面积37.4万公顷,产量预计将达到70.5万吨,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物价更有信心
今年延安富县苹果产量有望再创新高,但受市场供应和市场供应影响,苹果价格波动较大要求。如果价格下跌,农民就赚不到钱,就会出现“高产欠收”的情况。
在富县茶坊街道富隆村的一处生态农场,记者见到了种植大户孔建军。今年,他果园里70多公顷的苹果将迎来丰收,再过几天就可以开始采摘了。他告诉记者,以前,无论苹果多好,年轻人还是要担心卖不出好价钱。今年,他信心满满。
孔建军说,去年,他为自己的76亩地缴纳了每亩50元的保险费,购买了3000多元的保险。去年苹果价格下跌了一点,他得到了1万多元的补偿,风险得到了保障。
那么,什么类型的保险可以保障价格呢?苹果价格波动大,保险公司为何敢为其“投保”?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到了富县苹果产业管理局,那里正在召开视频制作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不仅有果业局、保险公司,还有期货公司。会议期间专门制定的“进入时间”是苹果价格保护的关键部分。
富县果业中心副主任 唐忠信:保费征收完成后,全部交给保险公司,然后保险公司交给期货公司,期货公司来运营。共同研判市场走势,选择最有利的期货交易时机,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事实证明,保护苹果价格的不仅仅是保险,而是“保险+期货”。选择合适的时机用保险资金进行期货交易,利用期货市场承担风险。当苹果价格下跌时,可以通过f期货市场,然后以保险的形式支付给消费者。
记者发现,农民缴纳的保费仅占保费总额的20%左右,其余部分来自政府补贴以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公司等机构的资金支持。今年,当地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财政补贴达650万元,同比增长8.3%,为当地1.2万多名农户带来了价格保障。
富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副局长陈海格表示,“保险+期货”项目最初实施面积为2万公顷,今年已发展到6.1万公顷。该项目力求覆盖更多果农和果园,确保果农增收。
如今,“保险+期货”的价格保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当地农民的“确定性”。今年,孔建军签约了超过30公顷的果园种植更昂贵的有机苹果。
现代种植技术让苹果越来越好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大,保证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也为苹果种植做出了贡献。在延安市主要果园,记者发现,这些果园广泛运用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技术,用科技赋能种植,让苹果园建设规范、管理规范。点击视频跟随果农视角,看看科技苹果有哪些新动态
小苹果创造了巨大的产业,让人们致富
目前,延安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从事苹果产业。苹果已成为当地范围最广、持续效益最好、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特色产业。参观期间记者发现,当地现代产业集群也在加速发展,把小苹果变成富民致富的大产业。
记者来到延安市洛川县的一家苹果数码分拣加工车间,看到20多条包装通道一字排开。工作人员正在快速包装苹果准备发货。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消费者对多种帕格塔高苹果口味的需求,当地现在可以生产不同颜色、果形、口味的个性化“定制苹果”。是怎么做到的?
在洛川苹果试验站种质资源苗圃里,各种类型、树形的苹果树一棵一排地排列着。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球已知的苹果种质来源有7000多个,这个苗圃组合了4000多个品种,成为当地研发新品种的来源。
随着在引进质量更好、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苹果的同时,当地还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专门从事苹果出口业务的王斌今年收到的国际订单数量是其近三倍,这几天正忙着准备新工厂的开业。
从品种选择到标准化种植,从冷链仓储到苹果深加工,洛川县现已实现了苹果的全面发展。今年,当地苹果产业综合产值预计将达到180亿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将突破2万元。
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副局长 郑洪波:目前,我们洛川苹果产业机械化率从未低于20%,提高到70%以上,全县苹果储藏量达到70.2万吨。科研链条,加工制造、物流营销不断发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苹果分流,推动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
制造商丨王彦悦群
厂家丨朱继华赵曙光
记者丨李霞 邵晨
编辑丨张浩张波
合拍丨富县融合传媒洛川传媒 上一篇:新华社视角 下一篇:没有了
